接触几天之后,石鼎发发现杨玉书这个“地主”,谈吐不凡,即使身陷囹圄,也不改读书人的傲骨,好像并非像大家说的那样坏。 虽然没多大好感,但也不像之前那样的厌恶和痛恨。 石鼎发其实本性不坏,在看守杨玉书期间,从不像其他人那样动不动,就无缘无故的殴打****身为地主的杨玉书。 相对与残暴的其他人,杨玉书也对不言不语的石鼎发有一些好感。 每当接受完一天的批斗,回到关押的房间里时,如果当天是石鼎发负责看守,杨玉书就会自言自语地说话。 他说的很多,有诗词歌赋,有奇闻异事,还有家长里短,但说的最多的,还是他的儿子,也就是石仲秋的父亲。 杨玉书说的时候,石仲秋虽然从不答话,但他也从不打断或者勒令闭嘴。 不久后的一天,杨玉书被告知自己会被枪毙。对于这个结果,杨玉书没有特别意外。 自从被打成地主成分以后,他就知道自己活不成了,所以得知这一消息时,显得异常平静,心里唯一放不下、依依不舍的,就是家中的老母娇妻幼子。 杨玉书很清楚,就算他死了,那些疯狂中的人们,也不会放过他的家人。于是,在行刑前一天晚上,这个一身傲骨,即使被打断腿都不会下跪的男人,跪在地上,流着泪哀求石鼎发“照顾”他的家人,哪怕是在批斗的时候,少吐口唾沫都行。 面对跪在自己脚下,痛哭流涕的男人,石鼎发没有吱声,而是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杨玉生或许以为石鼎发没有同意,但实际上,石鼎发将他的话默默记在心里。 第二天,石鼎发被指派枪毙杨玉书,虽然心里有过挣扎和矛盾,但那种环境下,根本没有他拒绝的余地,除非他也像成为被批斗的人。 在枪声响起,杨玉书倒下的那一瞬间,石鼎发狂躁的心灵,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他一直深信不疑的理念,也在那一刹那间,产生了龟裂,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晚上,还没从自己杀了人的事实中平静下来的石鼎发,又从慌慌张张的土改队员那里得知,杨玉书的母亲和妻子上吊自杀。 这个消息,让准备通过“照顾”对方母亲和妻儿来减轻罪孽感的石鼎发,完全措手不及。那一刻,他真的后悔了,后悔参加红卫兵,后悔看守杨玉书,更加后悔自己亲手杀了杨玉书。 如何来形容那是石鼎发的心情?三观毁灭,世界崩塌的感觉。 伴随着幡然醒悟的,是想要不顾一切赎罪的强烈念头。 得知杨玉书的儿子,被扔给一个生产队队长的妻子临时照看,石鼎发立即找上门,用一斤肉票换走了孩子,并且要求对方一定要保守秘密。 这个生产队队长的妻子,就是安默拜访过的那个老年痴呆奶奶。 那时候的人,自己家的孩子都养不活,哪还有心情管别人的孩子,何况还是地主的后代。 见有人要抱走这个拖油瓶,队长妻子自然求之不得,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事后,她随便找了个借口,说孩子的病死了,就连他时常不着家的丈夫都没有怀疑,更何况是外人,于是这件事就轻轻松松糊弄过去了。 石鼎发抱走杨玉书的孩子,也就是自己未来的女婿,石仲秋的爸爸舒欣安之后,回到家中,催促母亲简单收拾了些行李,连夜离开小溪村。 石鼎发父亲早年是地主家里的长工,由于地主剥削地太狠,过劳而亡。这也是他为什么十分痛恨地主的主要原因。 母子两一路向北,最后到达另一个市,盘缠用光,不得不停下来。 停顿下来之后,人生地不熟,挣不到钱,两大一小三个人只好沦为乞丐。在那个饥荒年代,自己都吃不饱,还甚少有余粮施舍叫花子。 最后,石鼎发母亲因为染病和饥饿双重原因,不久就过世了,但这个善良的女人对儿子没有丝毫的怨言。 石鼎发母亲死后,舒欣安也开始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石鼎发清楚,如果孩子再这样饿下去,迟早也会饿死。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当地一对没有孩子的中年夫妻,也就是舒欣安之后养父母找上了他,问他是否愿意把孩子卖给他们。 虽然不舍得,但为了舒欣安能够活下去,石鼎发忍痛把舒欣安送给了对方。 孑然一身的石鼎发万念俱灰,最后饿晕在大街上,但他命不该绝,被刚中医世家的石翠园救回家,并细心照顾。 反正最后一来二去,两人日久生情。石家独生女,正愁找不到上门女婿,石鼎发长得一表人才,虽然话不多,但人勤劳实诚,也赢得石翠园父母欢心。 顺理成章,两人成婚,并生下一女,石桦。 虽然成家立业,过的越来越幸福,但曾经的不堪往事,实在萦绕心头,最让石鼎发牵挂的就是那个被他送了人的舒欣安。 当初,他把舒欣安送人的时候,问过对方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多年来,一直牢记心中。 他按照当初舒欣安养父养母提供的信息,还真找到了舒欣安。 舒欣安养父母无子,待养子如同亲生。见他们一家三口幸福美满,石鼎发倒也没有想要回舒欣安的念头,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结交舒欣安养父。 两人成为朋友之后,顺带两家人都熟络起来。舒欣安和石桦年纪相仿,顺其自然地成为亲密无间的小伙伴。 舒欣安十几岁的时候,养父养母相继因病离世。石鼎发就将舒欣安接到家***他读书生活。 长期朝夕相处,舒欣安和石桦从青梅竹马过度成情侣恋人,最后顺理成章的结婚生子。 一家人幸福的生活,直到一个月以前,杨玉书一家三口的厉鬼出现。 全省多个市传出男人被枪杀,女人上吊自杀,一岁以内幼儿失踪的连环灭门案,石鼎发很快就意识到是杨玉书一家人出来报仇了。 石鼎发到了晚年,回忆往昔,对当年自己年轻气盛,犯下的糊涂错,倍感痛恨,良心饱受折磨。 在得知杨玉书一家三口复仇时,他终日惶恐,最后,在赎罪和保全家人的双重考虑下,决定自杀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