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萧仁从云县离开的时候,府台衙门的人还没赶来,但坊间都在传那个身亡的县令是个好官,其半个月前拦了一批从夏国私运入大宁的违禁物。
她猜,多半是县令因此与谁结了仇,惨遭仇家雇凶杀人。
梅萧仁在半道上追上了叶知他们。叶大娘身体不好,他们赶路赶得慢,从宣州到上京跨了一个秋才至。
马车行驶到上京郊外,外面纵然无雪也分外寒冷。
他们一路走来,路过不少州府,发现越靠近上京的地方越繁华,不过上京才是大宁国运鼎盛的象征。
城内的街道十分宽阔,车马如龙穿梭其间,而在宣州那样的地方,只有富贵人家才买得起马,坐得起马车。
两旁商铺林立,做什么生意的都有,往来的行人大都身着绫罗绸缎,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家底殷实。
梅萧仁在东市找了一间客栈落脚,她安顿好叶大娘他们就带着叶知去拜访魏国公。
老李提醒过她,她到了京城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访魏国公,去得越早表示越上心,才不负人家帮她这么大个忙。
魏国公是太后的亲兄弟,陛下又对太后十分尊敬,所以魏国公在皇亲国戚里的地位不言而喻,但他自卸任吏部尚书之后,一直没有再领过什么实职。
她在宣州的时候听人说,魏国公是为了避外戚干政的嫌才交出吏部,也有人说魏国公乃是忠贤之臣,不愿在相府掌权之际为相府效力,所以才主动交出官职,只享爵位,但陛下仍准他参议朝政。
先帝在位时,魏国公府的地位尤为尊贵,魏国公及其子嗣无需向任何大臣见礼,可如今却屈于相府,因为前丞相顾詹专权之后抬高了相府的地位,使之凌驾于皇亲贵族之上。
顾詹此举虽遭来不少谩骂之言,但没谁会和自己的命过不去,所以当年那些反对的人畏于强权,最终不得不闭嘴。
梅萧仁与叶知一路打听,找到了魏国公府的所在。
从前她印象中最好的宅邸就是她家和老李府上,如今看见魏国公府,才知什么叫小巫见大巫。
府门建得宽广气派,守门的家丁有十来人之多,除了家丁外还有拿着真刀真枪的府兵把守在左右。
她递了拜帖之后,国公府仅开启一道侧门供她与叶知通行,而正前的门自然是要留给身份贵重的宾客出入。
他们二人跟着引路的家丁走了许久,在偌大的府邸里穿梭。
梅萧仁时不时看看左右,发现国公府里来往的下人众多,但各个都埋着头走路,不敢多语,可见这儿的规矩甚严。
家丁带着他们进了一间偏厅,让他们在里面等候。
梅萧仁和叶知刚落座在厅堂旁,立马就有丫鬟奉了茶上来。她只闻茶香都闻得出这茶百姓家里喝不到,不是属国贡品,就是御茶。
约莫半盏茶的时间,魏国公身着常服进了厅堂来,一边走向殿前主位,一边笑问他们:“几时到的,怎也不提前说一声,我好派人去城外接你们。”
梅萧仁颔首,“岂敢劳烦国公大人。”
“诶,这怎么叫劳烦,我没与你商量就将你调来上京,还给自作主张地给你安了府丞一职,你不怪我就是好事。”
“大人哪里话,大人如此提拔,卑职感激不尽。”梅萧仁拱手。
魏国公坐下道:“没什么好谢的,虽说从六品升至四品是难了些,但好在你有破案的功劳傍身,能够服众,否则就算陛下同意,丞相和他手底下的大臣们也会与陛下唱反调。”
梅萧仁轻声问道:“丞相大人知晓此事?”
“当然知道,吏部拟定的调令得交给文华殿审查,从四品以上官员的升调,还得由顾相亲自点头。”魏国公喟叹,“我先前真担心顾相会反对,因为这是我的提议,而且此番乃是越级晋升,但除了上京府丞外,我想不到还有什么空缺的官职适合你。”
叶知道:“如果四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升调都得由顾相点头的话,那不是……”他说到这儿便顿住,抬头看向魏国公,没再继续往下说。
“你想得没错,若不是这样,他如何能将大权牢牢掌控于手中。”魏国公脸上浮出了些许无奈,言,“自此法实行之后,新上任的朝廷重臣都是他的人,而从前那些便被他视为眼中钉,正打算一颗颗拔除,比如之前的工部尚书对陛下最为忠诚,幕僚众多,对相府而言就是个大患,结果……唉……”
魏国公说到这儿就长叹了一口气,“顾相抓了文府满门不说,还把其幕僚也一网打尽,并借此将工部的官吏悉数换成了自己人。据我所知,如今吏部尚书也向他投了诚,陛下和殿下身边能用的大臣已所剩无几,当初我若不主动卸任,国公府怕是也难以保全到现在。”
梅萧仁早就知晓魏国公和相府的立场不同,但如今听魏国公这么说,何止是立场不同,这分明就是明争暗斗的政敌。
梅萧仁的眉间添了些许忧虑。是魏国公向陛下举荐的她,那在朝臣眼里,无疑已将她划入了魏国公一方。加之她此番受了魏国公的恩惠,以后怕是想独善其身都不行。
“好在如今殿下身边多了个你,只要你一心一意地向着殿下,那我做的这些便没有白费。”魏国公又道,“你也不用怕,上京府丞只是个佐官,对相府没有威胁,他们不会对你下手。”
梅萧仁默然听着,点了点头。
上京冬日的天黑得早,梅萧仁和叶知离开国公府的时候,天色已经全暗了下来,让她的心情也沉上加沉。
“国公大人说这些,应当是想让大人在上任前就认清自己的立场,今后只忠于殿下。”叶知言道道,“与魏国公这样的贤臣为伍虽不负大人的本心,但如今丞相专权,其为除异己不择手段,大人以后要多加小心才是。”
梅萧仁一句话也没说,她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只是听了魏国公的话后,升入上京这件事就再难让她高兴起来。
她倒情愿他当初别点头,就让她留在宣州,纵然不见,也比为敌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