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彼此看了一眼,好似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高靖书第一个出声,笑赞:“真是太好了”
其他官吏纷纷松了口气,脸上也都带了笑容。
无百姓伤亡,府台衙门的罪过就要轻得多,等上报朝廷时再对公文稍加润色,罪过或许还能变成功劳。
李知府没再往后念,目光已将整封信扫完,而后抬眼看向梅萧仁,眼神颇有些深意。
梅萧仁轻笑了笑,在老李开口之前俯身拱手:“是知府大人疏散百姓疏散得及时,才使泷县数千百姓免于伤亡。”
工房的官吏见梅萧仁这么说,大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李知府满面欣然,手拿文书指了指她,纵然一句话都没说,心下已是万分欣慰。
后来,李知府派驻守州府的府兵去泷县救灾,待洪涝退去,助泷县县衙恢复城内的秩序。
虚惊一场,喜忧参半,但灾祸毕竟是灾祸,府衙为此设宴不妥,李知府便让梅萧仁与高靖书等下属去他府上小聚。
李府后厅里置了数桌酒席,在座的都是李知府信得过的自己人。
李知府喝了酒,话也多了起来,端着酒杯指向一旁的梅萧仁,“梅萧仁,老夫果然没看错你”
众人都听得出来,李知府的话说得分外严肃,这样的严肃昭示着知府大人的话是由心而发,绝不是出于客气。
梅萧仁端起酒杯敬老李,“是知府大人引导有方。”
李知府喝了酒,搁下酒杯睨着她道:“少跟老夫装客气,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老夫不会抢。”
知府大人的话说得越是随意,就越是说明他已不拿梅萧仁当外人,而是当比自己人还要亲近的心腹,这让其他官吏羡慕不已。
老李实诚起来也够实诚,但梅萧仁深知她在朝廷面前渺小如蝼蚁,多一个功劳顶多领点奖赏,而老李不同,他若不收下疏散百姓这个功劳,恐怕会担上治州不利的过失。
知府大人和通判大人互让的功劳是什么,众官吏心知肚明,没人点破却又纷纷举杯敬梅萧仁,或是赞她年轻有为,或是赞她果敢睿智
拍马屁梅萧仁的话此起彼伏、不绝如缕,但有一处却极为安静。
高靖书从入席起就没说过几句话,独自喝了不少闷酒。
梅萧仁与叶知夜深才回府,庭院里还有孩童的嬉笑声。
梅萧仁进了庭院,两个小鬼便迎过来,笑喊:“公子回来了。”
在锦州的时候,她听楚钰的提议,将自在和飞花寄养在卫大学士的别苑里,直到出巡河工前才让叶知去锦州接他们回来。
她知道有楚钰的托付,卫府的人一定会照顾好他们,但没曾想两个孩子在那儿不仅不愁吃穿,还被养得胖了不少,不再是当初那副瘦骨嶙峋的样子,性子也变得十分活泼。
梅萧仁摸了摸飞花的头,小妮子的头发从前有些枯黄,如今全养好了,乌黑如墨,戴她那些发饰一定很好看。
叶知对她轻言:“我去卫府接他们的时候,卫府的人说这两个孩子是练武的好苗子,那里的侍卫曾教过他们一些,建议大人回来后给他们找个师傅继续练练。”
“是吗”梅萧仁笑看着自在飞花,俯身问道:
“你们习武了”
自在飞花点了点头,说着就摆开阵势打给她看。
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不会多少,拳脚虽弱,但梅萧仁看得出两个孩子很高兴。
既然他们喜欢,那习武也好,还能保护他们自己不受欺负。
第二日,梅萧仁提早去了县衙,给两个孩子找师傅。她选中的人是府衙的林捕快,之前护送她去巡视河工的侍卫之一。
府台衙门的捕快与县衙的捕快不同,府衙的捕快多少都有些真本事,不是平庸之辈。
巡视河工的路上她曾看他们切磋过,林捕快是里面功夫最好的。
对林捕快而言,通判大人是府衙的第三把手,如今又深得知府大人器重,还是个好官,他当然乐意卖通判大人这个面子,答应每天忙完差事就去府里教两个孩子习武。
事情办妥,梅萧仁准备离开,抬头瞧见章立本找来了这里,对她拱手:“梅大人,知府大人传唤。”
梅萧仁抬头望了望天色。老李这么早就来了衙门,可见多半有事,而且还是急事。
梅萧仁与章立本去到二堂,见老李在里面,高靖书也在。
高靖书平日一向好面子,注重仪容,官服穿得十分整洁,今日却有些许褶皱,像是出门出得仓促,没来得及细细整理。
李知府见她来了,开口就问:“梅萧仁,河堤决堤的原因你可知晓”
梅萧仁心下平静,她若不知晓,又怎能防患于未然,但是她昨日没告高靖书的状,这个时候才说出实情就成了隐瞒。
梅萧仁只道:“回大人,卑职之前发现河堤上有个缺口,已当场命人封堵,不知是不是那个地方。”
李知府追问:“河堤为何会有缺口”
“卑职只看见有缺口,至于为何会有,卑职不知。”梅萧仁应道。那日众官吏只心照不宣,没有谁明说过是高靖书的主意,那她就装不知道,让高靖书自己交代好了。
他昨日不是也打算让她自己承认过失吗
风水是会轮流转的
李知府又肃然问工房的官吏:“说,缺口从何而来”
官吏们没有一人敢吭声,只是怯怯地瞧向高靖书。
高靖书的目光一直盯着李知府手里的文书。府台大人一早就传唤他们过来,而他来时见府台大人已手握文书,明显是泷县的人又交代了什么。
如此大的纰漏,哪个官吏肯帮他隐瞒到底,也不是他抵赖就能赖得掉的。
知府大人亦是在等他自己交代。因为那几个乡绅求他挖沟渠的事,府台大人知道,只是没同意。
高靖书上前一步,主动承认:“回大人,那缺口是卑职命人凿的。”
“你倒是认得快。”李知府冷哼了声,将文书往他跟前猛地一砸,霎时火冒三丈,“你竟瞒着老夫私挖沟渠,置泷县数千百姓性命于不顾”
“大人,卑职以为只是一道小小的缺口,不足以造成决堤,此事一定另有原因。”
“你可知你下令凿穿的是什么地方”
“在几个庄园的上游,如此才能引水灌溉农田。”高靖书再次拱手,“卑职这么做也是为百姓的生计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