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第三帝国崛起录 > 117结硬寨、打呆仗

117结硬寨、打呆仗(1 / 1)

中牟县中,刘备拦不住曹操与鲍信,二人执意出兵。

这个时候,就显出联军的坏处了,本来刘备作为前军主将,鲍信和曹操是他的手下。但是这两货根本没有一点手下的觉悟,根本不听刘备的命令。

刘备暗自叹道:曹操这货的军事才能,虽然被后来某些人吹道天上去了,但是现在看来,曹操的军事能力,根本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此战只怕后果堪忧啊。

按照历史记载,汴水之战是曹操独自进行的和指挥的,没有其他人什么事,最多也就是张邈遣将卫兹分兵随之。

当是时也,关东联军畏惧董卓,皆不敢进兵,诸侯每日置酒高会而已。唯有曹操,独自以少量兵力进袭,虽然因为敌众我寡,最后不敌,但是却以力战尽日,使徐荣谓酸枣未易攻也,最后知难而退。

现在看来,各路诸侯都是出了兵的。大约是各路诸侯相信了曹操所说的“一战而天下定矣”,所以都派出了兵马跟随出兵。

曹操认为“一战而天下定矣”,说明曹操想和董卓决战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结果一战天下没有定不说,反而被徐荣这么一个都不算数董卓嫡系的将领,所率领的偏师击败。

至于诸侯打败仗的理由,郑泰在前面忽悠董卓的时候,都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击败上算是郑泰版本的十胜十败。

这一战大败而归,对于关东诸侯的军心士气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所以董卓才会说,“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

董卓西迁,天下震动,这的的确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战机。

用曹操的话说,“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但是关东诸侯的军队,都是仓促召集的,训练、器械都不足不说,彼此又不相统属,根本没有这个力量来抓住战机,自然也不能“一战而天下定矣”。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但是曹操既不知己,也不知彼,最多也能说是纸上谈兵,以一种想当然的姿态出兵,打了败仗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三国志上,又把曹操打败仗的责任,推给了本来都出兵了的关东诸侯,说他们没有出兵,不思进取。

果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曹操是胜利者,所以他能写历史,而历史也就说了曹操的好话。

这么看来,我刘备也要成为胜利者,这样才能写历史,然后让历史说自己的好话。

想到这里,刘备忽然发现,原来自己的思维方式很有问题。现在的曹操当然是和自己一起讨伐董卓的盟友,但是,以后的曹操则是和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自己为他考虑那么多干什么。

像米帝那样,坑了对手坑队友,这才是对同盟合格的态度么。

而且刘备已经几次三番的劝阻过曹操了,哪怕曹操和鲍信兵败了,也不可能怪到刘备头上,还得觉得是因为自己没听刘备的,这才导致战败。

想到这里,刘备便决定不拦着曹操和鲍信去送死了。不过,刘备知道二人若是兵败,自己势单力孤,也必不能长久,也只好收起心思,暗自盘算着怎么让他们和董卓军打的两败俱伤。

曹操他们多干掉董卓一个兵,刘备就少受一点压力。

董卓多干掉曹操一个兵,日后刘备就少一个对手。

要是董胖子能把曹阿瞒给咔嚓了,那可就是喜大普奔的好事,刘备简直做梦都能笑醒,绝对会给董卓发一个大大的勋章,至少也得一吨重才行。

县衙之中,刘备对二人说道:“孟德兄,军法无情,我为联军先锋主将,三军统帅,你若执意出兵,当听我军令。”

曹操闻言,肃然拱手道:“曹操听令。”

这话说的,搞的刘备都有点不好意思了,指着地图,刘备说道:“此处乃是荥阳,有水名为汴水。若我是董卓,定在此处埋伏下一支兵马,待你们过河之时,来个半渡而击。”

曹操与鲍信都是点头称是,半渡而击,的确不可不防。

刘备又道:“若是董卓没有派人半渡而击,那么他必然有其他谋划,我猜他多半是会在前面埋伏,待击败我军后,再以汴水为凭,拦截我军的后路,则可以全歼我军。你们若是能够平安渡河,一定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可给敌人可乘之机。然后立刻派人向我报告,我便出兵接应你等。你们二人可答应么?”

这其实是个圈套,如果曹操过河之后,遇到董卓的人马,而是稳扎稳打,据险而守,等刘备上来支援,而不是打了败仗马上逃走,那么只要刘备随便拖延一下,只怕曹操就得壮烈殉国了。不过,这对于曹操来说也不是坏事,如果曹操战死了,那么曹操就不是反派,而是忠臣了。

鲍信听了之后,叹服不已,说道:“素闻君侯善于用兵,果然是名不虚传。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不外如是了吧。”

刘备笑了一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实说的是战略,这个其实并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要有一只有足够执行力的队伍,来实现战略构想。再怎么精妙的战略,再怎么高明的计谋,也得有能够执行的军队才行,否则,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

众诸侯合兵一处,看上去似乎兵力庞大,其实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打顺风仗没问题。打硬仗,还真不如让刘备一个人指挥着青州兵上。

曹操也说道:“我素闻君侯作战勇猛,每战必亲冒矢石、身先士卒。不想君侯用兵之谨慎,一致如斯。”

刘备笑道:“临阵之时,自然要身先士卒,不然何以令麾下将士用命。然而战前庙算,还是要越谨慎、越详细为好。”

曹操道:“我如今方知,何以君侯能百战百胜。”

刘备看了看曹操,又看了看鲍信,说道:“此次前去,就以鲍济北为主将,孟德副之。”

鲍信算是关东诸侯里面难得军事人才,曾经做过骑都尉,他手下有募兵两万,骑七百,辎重五千余乘,实力出众。不想鲍信认为曹操的才能在他之上,心甘情愿让出主将位置,听其指挥。鲍信说:“孟德之才,十倍于我,还请君侯以孟德为主,我情愿为副。”

于是,刘备顺水推舟以曹操为主将,鲍信副之。众诸侯支援的人马,都教给二人统领,共计步卒三万多人,骑兵两万,因为是众诸侯合兵,都是派了手下精锐前来,因此骑兵比例极高。刘备只率本部两万五千人在后接应。

随后,刘备又嘱咐道:“董卓麾下,多是并、凉骑兵,羌胡之兵,虽然骁勇善战,然其善于野战,而拙于攻城。以我之见,欲破董贼,当用‘结硬寨、打呆仗’之法。”

刘备又毫不犹豫的把曾剃头的打法拿出来教给曹操,曾剃头屡败屡战,据说连兵败自杀,就自杀了好几次。而且,更加神奇的是,到了最后,他还没死。

虽然现在曹操的确是有点纸上谈兵,但是曹操其实是有军事天赋的。日后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曹丞相,还是很能打的。现在刘备把一个屡败屡战曾剃头的兵法交给曹操,也不知道会不会把曹操给教坏掉,以后就变成了屡败屡战曹孟德。

“所谓结硬寨,就是大军在外之时,一定要先把军营扎得非常坚固。宁愿行军慢一点,也一定要先把营寨扎牢。大军每到一地,不管是刮风下雨,不管有多累多苦,也要先筑坚营,先要保证可以据营坚守。这个就叫做不动如山。”

“所谓打呆仗,就是用兵不出奇,不弄险,而以正合,以力破。一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先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这个就叫做其徐如林。”

这样就能保证多拼掉一点董卓的人马了,也能保证你们被困死在营地里,逃跑的可能性,下降不少。

“结硬寨、打呆仗。”曹操表面上称是,心里却不以为然。

曹操是想着“一战而天下定矣。”的。这个什么“结硬寨、打呆仗。”好像和刘备前面提出的据城而守也没有多少区别,无非是一个是据城而守,一个是据寨而守。要是据寨而守,那还不如据城而守呢。再怎么说,城池也比寨子坚固啊。

定下方略之后,刘备命人大飨士卒。马上就要去打仗了,哪怕战死,好歹也做个饱死鬼不是。

次日,曹操带着东拼西凑而成的讨董联军出发,一路之上,数万战士相从,曹操志得意满,等来到汴水之前。

曹操遥望对岸,并未见一兵一卒,此时天色以晚,曹操下令道:“安营扎寨,明日一早渡河。”

待到天明,曹操便下令全军上下依次渡河,曹操本要率先渡河,鲍信劝道:“君为大军统帅,未可轻动,为了稳妥起见,还是我先渡河为好。”

于是曹操先派出侦骑过河,查探对岸五十里内,是否有贼军埋伏。见果然无人前来,又派鲍信率本部人马先渡河列阵,曹操这才率领大军过了此河。

期间,侦骑回报,没有发现敌军的踪影。曹操心里一松。

见了鲍信,曹操对鲍信说道:“我看刘玄德是谨慎过头了,讨董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何必如此小心。且看我等光复洛阳,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鲍信闻言,也是大笑不已。

不过他还是说道:“派个人去给刘青州送信,就说我军已经过了汴水,并未遇敌。”

自有人前去送信。

曹操命人略做休息,便率大军向西,还没走出十里,侦骑来报,董贼军向这边扑来,来者皆是骑兵,看旗号是贼将徐荣,估计半个时辰后可至。

最新小说: 青莲觉醒 弱女修仙记 继妻 魔头进阶计划 爆笑冤家:极品奸妃戏邪皇 暴力小仙后:上神,我不下蛋 混个神仙当当 锦生 相倾以墨 福晋万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