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旭日东升之帝国霸业 > 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

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1 / 1)

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4月,高丽恭让郡王:王瑶,自感高丽开国忠义伯:李成桂,实力强大!为求自保便与高丽守门下侍郎:郑梦周,商议密谋处高丽开国忠义伯。

然而由于高丽忠义伯身在军营内,所以导致刺杀失败!反被高丽开国忠义伯派人将其暗杀于开城府的善竹桥上枭首于市,并抄没其家。

7月12日高丽右侍中:裴克廉,等大臣以武力胁迫高丽恭愍王妃安氏废黜,之后在高丽右侍中:裴克廉、高丽判三司事:赵浚、高丽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高丽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的劝进下,让高丽开国忠义伯:李成桂,在开城府开京城寿昌宫内即位,从此开创了李氏朝鲜王朝五百年的基业。

高丽新王:李成桂,建国以后就确立了对大明的基本国策,他当即遣高丽知密直司事:赵胖,到大明帝都应天府向礼部上表称“高丽定昌府院君:王瑶,权署国事至今四年,然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谗邪、变乱是非纵于酒色、聚会群小谋害忠直,又令高丽守门下侍郎:郑梦周,等潜成奸计欲生乱阶,乃将勋臣:李成桂、赵浚、郑道传、南訚等谮于权署国事,令有司论劾以致谋害国人愤怨共诛梦周,权署国事尚不悛改又谋杀戮,举国臣民实虑社稷生灵俱被其害惶惧失措无可奈何!咸以为若所为难以主斯民奉社稷。故此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高丽恭愍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第,窃念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择于宗亲,无有可当舆望者!惟门下侍中:李成桂,泽被生灵功在社稷,中外之心夙皆归附,于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臣等咸愿推戴,令高丽知密直司事:赵胖,前赴朝廷奏达伏启照验,烦为闻奏俯从舆意,以安一国之民。”

待礼部将圣旨递交之后明太祖则回复圣旨答道“三韩臣民既尊李氏,民无兵祸人各乐天之乐乃帝命也,虽然自今以后慎守封疆,毋生谲诈福愈增焉,尔礼部以示朕意。”

达成协议后高丽新王就立即派遣了高丽门下侍郎赞成事:郑道传,赶赴大明应天府南京城谢恩,并献马六十匹。

8月又遣高丽前密直使:赵琳,赴京上表道“权知高丽国事臣李成桂言;伏惟小邦自高丽恭愍王无嗣薨逝之后,辛旽子禑冒姓窃位者十有五年矣,迄至戊辰春妄兴师旅,将犯辽东都司,以臣为都统使率兵至鸭绿江,臣窃自念小邦不可以犯上国之境,谕诸将以大义即与还师,禑乃自知其罪,逊位子昌。昌亦暗弱难以莅位,国人启奉恭愍王妃安氏之命,以定昌府院君王瑶权署国事。瑶乃昏迷不法,紊乱刑政狎昵谗佞,贬斥忠良臣民愤怨,无所控告。恭愍王妃安氏深虑其然,命归私邸于一国大小臣僚、闲良、耆老、军民等以为军国之务不可一日无统,推戴臣权知军国事。臣素无才德,辞至再三,而迫于众情,未获逃避惊惶战栗不知所措。伏望皇帝陛下以乾坤之量、日月之明,察众志之不可违、微臣之不获已,裁自圣心,以定民志。”

之后礼部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道“高丽限山隔海天造东夷,非我中原所治!尔礼部回文书声教自由,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故此11月高丽新王再遣高丽艺文馆学士:韩尚质,到大明帝国上表称“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最后礼部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大明皇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高丽新王:李成桂,在遣高丽门下侍郎兼赞成事:崔永沚,谢恩又遣高丽政堂文学:李恬,送大明之前颁赐给前朝的高丽国王之印,并请更国君名为「李旦」。

就这样高丽新王接到大明帝国诏书之后,再穿上大明使臣送上的郡王冕服,正式加冕成为大明附属国郡王藩,并改国号高丽为〈李氏朝鲜〉改己称为「李旦」。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4月,李氏朝鲜太祖郡王:李旦(李成桂)为免除后患,直接派遣李氏朝鲜中枢院副使:郑南晋、李氏朝鲜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杀高丽恭让郡王及其二子。

在分遣李氏朝鲜刑曹典书:尹邦庆、李氏朝鲜都元帅:吴蒙乙,至江华岛,李氏朝鲜吏曹典书:孙兴宗、李氏朝鲜佥节制:沈孝生,至巨济岛上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诛灭。

结果高丽宗室为躲避杀身之祸,将〈王〉氏增加笔画,改为玉、全、琴、申、田、车、周、马,以及龙、乃、金等姓氏,所以后来李氏朝鲜半岛的王氏人口十分稀少成为少姓。

不过李氏朝鲜虽然国号被明帝国批准了,但是明太祖却一直没有认可李氏朝鲜太祖的郡王位?

李氏朝鲜郡王即位后认为开京城王气已尽,开始积极谋划迁都,即位后一个月就下旨由开京城迁都到〈汉阳城〉并且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还营建景福宫。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李氏朝鲜在宗社宫阙营建完成以后,李氏朝鲜郡王就正式定都到汉城城,并对内继续依靠李氏朝鲜奉化伯:郑道传,实行改革规划李氏王朝的版图,对外则通过招抚、武力征服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落,令其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2月23日明宁献亲王:朱权,奏报朝廷提到最近有北虏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车道上,想必应该是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

明太祖得奏报说道“胡人多诈示弱于人,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陷其计!”

于是明太祖决定敕明燕武亲王:朱棣,让他挑选精兵良马抵到大宁都指挥使司、全宁卫,沿辽河岸边南北巡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又敕明周定亲王:朱橚,令明周亲王世子:朱有炖,率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精锐往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塞口巡逻。

3月初7日明燕武亲王率军北上至彻彻儿山就遇到北虏胡兵,与之交战以擒其首将:孛林帖木儿,等数十人追至兀良哈三卫(徐福卫、泰宁卫、朵颜卫)秃城,又遇到副首领:哈剌兀,又再次与之交战,其中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兵力不敢投入帮忙!直到哈剌兀败逃,明燕武亲王才班师而还。

8月初5日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奏报,已立〈开平中屯卫〉于沙峪守御千户所,今议立〈开平左屯卫〉于六合营、开平右屯卫于军台县、开平前屯卫于偏岭、开平后屯卫于石塔,均得到批准,明太祖还设立开平左卫、开平右卫、开平前卫、开平后卫,从而加强了边塞的防御能力。

10月初6日明太祖诏定各司奏事次第,由礼部会议确定;凡奏事首为五军都督府、其次乃是亲军二十六卫、在到通政使司、然后到刑部、都察院、监察御史、断事司。

接着是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工科、再则就是应天府府尹、五城兵马指挥使司、钦天监,若太常寺奏祭祀之事则当在各司之先。

每次早朝明太祖都身穿冕服十二章亲自御驾奉天门(御门之内),让百官行叩头礼,待礼毕才分班序立,以仪礼司依次赞某衙门奏事,奏毕复入班,伺各司奏毕俱退。

若明太祖亲自御驾奉天殿内,则奏事官员穿着朝服按照等级排列,正四品以上升殿以次奏毕先退,其余官员不能入殿,只能候在中左、中右门外两廊等待,奏事官出则皆出。

若明太祖入文华殿启事则穿衮服,以詹事府在先,其余衙门官员均穿公服按照等级排序,凡晚朝唯有通政使司、六科给事中、守卫官奏事,其余各衙门有军情重事方许奏闻,其余皆不许。

明太祖还模仿周礼制度沿袭历朝历代皇帝服饰,并下令全国男子戴「网巾」还下令规定宦官永世不得干政,并对外宣布〔皇明祖训〕中的15个不征之国分别是;李氏朝鲜、室町幕府、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喇国、西洋国、真腊国、爪哇国、彭亨国、白花国、三弗齐国、渤泥国,并且发布(禁海令)规定除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福建水师能在泉州卫统治下的泉州卫市舶提举司,以及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州卫统治下的明州卫市舶提举司活动外,就只剩下广东承宣布政使司的广州府统治下的广州府市舶提举司了。

对内明太祖还打压贪官污吏规定无论王公贵族还是朝廷大臣,只有受贿二两银子就被定罪夺官职,贪污六十两者立刻斩首。

其次明太祖统治期间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尤其是下令善待百姓得到一致好评,还设立全国都司卫所,明洪武年间总计有;547个卫、2563个守御千户所与备御千户所,并规定各地招募军户实行屯田制度以此补充兵力加强地方防御。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24日,71岁的明太祖在应天府死去,被葬入〈明孝陵〉上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简称;大明太祖吴王高皇帝。

之后由皇太子既(明皇太子:朱允炆)即位改次年年号为〈建文元年〉是为「明惠宗」。

最新小说: 重生之良缘天定 寨主嫁到 佞妻 风月龙神 回到南宋末年 带血的麻糖 异世明皇 三国第一妹控 恶毒女配大逆袭:邪魅大小姐 低调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