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抗日之烽火系统 > 0282章 碟中谍(五更)

0282章 碟中谍(五更)(1 / 1)

二战中的上海:毁灭与抗争

——周武研究员在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的演讲

□日本发动的“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以及随后对上海的占领,摧毁了上海近百年累积起来的现代化基础,上海由此更坠入“除了人命以外什么都贵”的恐怖时代

□租界沦陷后,日本人取代英美法成为“上海最有特权的人”。它意味着开埠以来欧美列强在上海建立的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由英美主导的“集团非正式帝国”秩序已被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日本炮制并由日本独霸的所谓“东亚新秩序”

□上海是一座不屈的城市,即使在艰难、危险的处境下,虽然也出现过“投敌者”,以及“为了单纯的生存欲望而忍受的种种妥协”,但更多的是不屈的抗争,拒绝“协力”。城市虽沦陷,但人心并没有沦陷,道德与正气无所不在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以战争始,以战争终。战争带来的死亡、恐惧、仓皇、离乱,以及其他种种苦难艰辛和生存焦虑,是那个年代最深刻的共同记忆。上海则稍有不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远离战火与动荡,于神州板荡中保持着一隅的繁荣。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海不但未能幸免于难,而且首当其冲,惨遭侵华日军的狂轰滥炸。此后,华界和租界相继沦陷,这座亚洲头号大都市在日伪的高压统治下变成“步步荆棘的恐怖世界”。这是上海史上一段最黑暗最艰辛的可怕岁月。

曾经的喧闹变得寂静无声

开埠以后,欧美列强以不平等条约制度为基础,以“经济扩张”为主要手段,在上海设立租界,并以租界为“经济根据地”推行“自由贸易帝国主义”政策,进行“准殖民地式的直接统治”,不到半个世纪,上海已成长为连接世界与中国内地的枢纽型都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西欧列强受困于欧洲内部的局势。以此为契机,上海的民族工商业迅猛发展,航运、外贸、金融、工业、房地产,以及信息、教育、出版、电影、广播、艺术、娱乐等文化产业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活力。美国学者白鲁恂指出:“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当时东京被掌握在迷头迷脑的军国主义者手中;马尼拉像个美国乡村俱乐部;巴达维亚、河内、新加坡和仰光只不过是些殖民地行政机构中心;只有加尔各答才有一点文化气息,但却远远落后于上海。”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上海的这种“繁华”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这是一种畸形的繁荣,它表面的“光鲜”,掩盖不了中国人被剥削与被奴役的残酷事实。

然而日本发动的“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以及随后对上海的占领,摧毁了上海近百年累积起来的现代化基础,上海由此更坠入“除了人命以外什么都贵”的恐怖时代。

据当时国民政府中央统计局发表的数字,在“一二八”事变中,上海直接损失高达15.6亿元,被难人数约80万人,约占华界总人口的45%。战区内半数以上的工厂被毁,七成以上的商店遭到破坏,大中小学校受灾200多所。地处交战区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及东方图书馆即在事变中被毁。时任日本驻华公使的重光葵后来在回忆录中说:《淞沪停战协定》签订后“上海治安已经恢复,日本陆军不久从上海全部撤退,一切也都恢复原状”。事实却是,闸北、吴淞、江湾等地直到半个世纪之后也未能“恢复原状”,而像东方图书馆这样的文化公益机构则永远消失了。

与“一二八”事变相比,侵华日军继“七七”事变之后发动的“八一三”事变,对上海的破坏更近乎毁灭性。据《申报年鉴》记载,当时有4998家工厂、作坊的设备被毁坏,战火最集中的闸北一带,工业损失100%,虹口和杨浦损失70%,南市稍轻亦达30%。由于华界大片居民区被毁,上百万走投无路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涌进公共租界和法租界,虽然上海各界在租界设立了众多的难民收容所,其中独臂神父饶家驹在毗邻法租界的南市区创办的“饶家驹安全区”即安置了近30万难民,使他们免于疾病和冻馁,但仍有大批难民无处栖身,露宿街头或废墟,病死、饿死、冻死者比比皆是。事变中,闸北再遭灭顶之灾,几乎所有商店、住宅、工厂均被摧毁殆尽,恒丰路、共和路、大统路悉成焦土,全区仅剩苏州河畔的几间残缺不全的住宅和一个裕通路的四安里(俗称三层楼)。闸北曾是上海最具活力的都市工业区,战后已变成满目疮痍、魍魉出没的一片荒郊。一位曾在那里安家的美国人说:“即使我见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法国也没有被破坏得如此彻底的。”

以上所列仅是战争造成的直接损失。1937年11月日军占领华界后,随即展开疯狂的经济掠夺,那些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华商工厂企业再度遭到洗劫。日军宣布对占领区内的工业物资进行“军管理”,总共76家中国企业被管制。短短几个月,日军通过巧立名目,强取豪夺,控制了上海绝大多数的煤、铁、盐、电、航运、铁路、烟草等军事及日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生产,并“以上海为据点,确立帝国向华中方面经济发展的基础”。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州河南岸租界虽已成“一座孤岛,一片为荒凉、恐怖和野蛮围困的绿洲”,但仍相对安全,华界工商业遂迅速向租界集中,大批难民的涌入亦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因此,租界工商业不减反增,一度出现所谓“畸形繁荣”。据统计,1937年底,公共租界工厂仅442家,1938年底激增至4707家,1939年又新增1705家。其他诸如进出口业、百货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营造业等也大都呈扩张之势,获利倍蓰。

然而,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租界以后,上海全城沦陷,孤岛繁荣不再。日军“接收”了包括上海电力公司、上海煤气公司、英美烟厂等在内的所有大型“敌性”企业,以及汇丰、麦加利、花旗等15家英、美银行。1942年3月27日,日军又对重要工业原料及其制品,以及大米、小麦、面粉、煤炭等实行军事统制。对华商工业企业,日军则分别以“军管理”、“委任经营”、“中日合办”、“租借”等方式加以霸占。更致命的是,由于日本和英美交战,海路断绝,上海的原料来源和工业产品销售立即陷入危机,工厂纷纷倒闭或停工。有位外侨曾在一封私人信件中这样感叹道:“上海曾经的喧闹,如今已变得寂静无声。”

最新小说: 唐朝小白领 火爆医妃:魔尊抢亲先排队 对不起穿错了 王爷你家后院着火了 膳食娘子 贵家弃女 从小兵开始 汉当兴 家有财女 穿越时空恋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