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自古有之,而且非常残暴,很多高利贷都是跟黑道勾连在一起,使用各种手段强行索要贷款,经常搞的家破人亡,对金融经济极大的破坏。
所以就在李清照告诉王家皇帝会动手的第二天,赵桓便下了一道圣旨,对民间借贷设定最高利率不超过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视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
同时各衙门以及皇城使对于超出百分之二十放贷的进行严查,一旦查证属实,抄家罚没,直接责任人从重判处。
如果之前发放高利贷中有故意伤害,如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触犯刑律的行为,要进行数罪并罚。
在这道圣旨下发之后,开封府皇城使立刻组织了一次严打,抓了一批高利贷的黑道混混,从重从快进行审判之后,对于手里有人命的十几个高利贷头头和主要骨干在闹市街当场砍了头,并且把人头悬挂城楼示众。
由此一来,很多百姓欢欣鼓舞,很多商家拍手称快,他们被这些高利贷盘剥日久,如今朝廷终于动手了。
以后做生意就不用担心了,需要钱便去找神州金行等商业金行贷款,利息又低,而且还有保障,就算将来还不上钱也不会有身家性命受到威胁。
而且依照相关法律,也不过是拍卖抵押物清债,还能把剩下的钱拿回来,比之前高利贷暴力追债要好太多了,一时间开封市场气象为之一新。
万事开头难,在推行纸币的前期差不多一个月里,开封府商户百姓都千方百计的想着各种法的不收纸币。
可是他们发现,市面上的铜钱越来越少,去买东西,手里的铜钱却是要不停的花出去的。
而商家在官府来征税的时候拿铜钱交被拒绝,要求必须使用纸币,于是这些要交税的商家只好拿铜钱到商业金行或者皇家金行去兑换纸币,再拿纸币去交税。
由于朝廷收税都只收纸币,使得纸币的信誉开始建立起来。
经过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的兑换,开封府市面上之前百姓手里的旧的交子差不多都兑换光了,换成了铜钱。
而这些铜钱是要花的,花完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要使用纸币来支付,如果拒绝就会生意做不成,使得有一些商家被迫开始学着收受纸币,并立刻把纸币拿去交税。
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接受纸币,主要用于交税,平时还是宁可多用铜钱,少用纸币。
皇帝赵桓并没有强行推行纸币,对那些采用各种手段不接受纸币的人从不采取任何处罚措施,而是用温水煮青蛙的法方法来推行。
因为宋朝的税涉及方方面面,不仅是经商的人要交税,普通百姓同样也要交税,交税就只能用纸币,连铜钱都不收,于是只好用铜钱去金行兑换用来交税。
而兑换的铜钱按照朝廷的要求,商业金行收上来的铜钱必须要交给银钞寺兑换等值的纸币,不允许把铜钱再拿去放贷或回送到流通领域,否则会遭到重罚,甚至吊销执照。
而皇家金行兑换纸币之后,铜钱当然就直接交给银钞寺并做账务处理就可以了。
这样朝廷就成了一只吞金兽,对于铜钱只进不出,市场上的铜钱包括金银当然就会越来越少,而百姓又必须使用某种媒介进行交易,没办法就只能选择新的纸币。
由此一来,经过了一个月的磨合,很多百姓和商家已经开始学着使用纸币进行交易了,使用纸币做买卖和平时的交易在开封市面上越来越多,铜钱的身影也越来越少了。
与此同时,应天府、大名府、洛阳府以及各路的治所所在地衙门,泉州、秀洲等沿海大的都市所在地衙门都先后开始推行纸币,用纸币换之前的交子。
另外用纸币发放地方官吏的俸禄和伙食银,并按照朝廷的要求,所有的纳税全部用纸币缴纳,不接受金银铜钱,以此强行推行纸币。
这项工作在各地推行的效果不大一样,总的来说在沿海地区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四个京师推行都相对比较顺利,百姓的反抗也大多是比较温柔的。
但是偏远地区和一些落后地区推行起来难度就比较大了,不仅是商家,连官府的官吏和衙役都拒绝接受纸币。
纳税的人也只交铜币,愿收不收。
只有交子的兑换倒是比较顺利,百姓手里都有很多以前的交子,既然可以兑换新的纸币和铜钱,几乎无一例外的都选择兑换铜钱,不兑换纸币。
有一些比较强硬的官府强力推行,由此引发了激烈冲突,一道道公文传到了京城。
赵桓接到了各个途径上来的奏折以及朝廷密探的举报,他马上召集李纲等财政大臣商议这件事的处理。
很快五个财政大臣到齐开会。
李纲和赵开是主张强力推行,对于暴力抗法者严惩不贷。
而赵鼎和梅执礼认为应该怀柔,可以温水煮青蛙,推迟取消铜钱流通的时间到年底,给一定的缓冲时间,不应该强力推行,以免激化矛盾。
而李若水则左右为难,一方面他认为应该维护朝廷权威,另一方面他也认为不能太之操之过急,以免引起民变,两边都有道理。
一个骑墙派再加两个强硬派和两个怀柔派,财政大臣一时难以抉择,于是都一起望向赵桓,等着皇帝最终决定。
赵桓说道:“不管是什么变革,只要是有可能激起内部矛盾,造成内讧甚至民变的都要暂缓推行。
朕说过,目前我大宋的主要敌人是金人,必须团结一致对抗金朝,避免内部纷争,为此朕的很多措施都没有推行。
现在看来有一些州县不愿意使用纸币,主要倒不是针对朝廷,而是被蔡京等人之前乱发交子给害苦了,所以情有可原。
不应该对他们动用武力强迫推行,应该采用鼓励的手段,并且让市场来慢慢的消化。
这件事朕倒有一个办法,看诸位觉得怎么样?”
赵鼎忙赔笑道:“官家的主意是极好的。”
喜欢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