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28章韩信拜将

第28章韩信拜将(1 / 1)

刘邦带着美丽的梦走入汉中,他就是梦逍遥。

当然,刘邦的手下们并不都知道主公做着什么样的美梦。在他们看来,被封到巴蜀的刘邦,尤其是自动烧绝了栈道的刘邦,已经没有重出江湖的机会,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带着对父母妻儿的思念,从将领到小兵,每天都有人悄悄逃走。

将士逃亡现象的出现,对于士气是一个重大打击,就连刘邦自己都有些感到灰心。然而,也许老天觉得对刘邦的打击还不够彻底,就在他刚刚抵达自己的都城南郑不久,忽然有亲兵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萧何丞相逃跑了。

刘邦听亲兵这么一说,顿觉眼前天旋地转。

“天要绝我否!”

萧何不仅是从起兵之时就跟随刘邦的老朋友,眼下更是刘邦的左右手。萧何的背叛,让刘邦又是愤怒,又是绝望,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丢了魂一样。

谁知没过两天,萧何又回来了。看见萧何,刘邦如见久别的亲人,既生气又欢喜地问:“我对你哪点不好,你怎么就逃了?”

萧何赶紧说:“大王误会了,我没逃,我是追一个逃跑的人去了。”

刘邦很吃惊:“你追谁去了?”

“韩信!”

原来,韩信投奔了刘邦之后,刘邦也没拿他当回事,让韩信做了连敖。许多人把这个职位解释称粮仓管理员,因为“敖”字有“粮仓”的意思。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三家注版本的《史记》里,晋代的徐广在这个词后面的注解明明白白:典客也。典客就是负责与各诸侯国、少数民族交往的官吏,与粮仓管理员毫无关系。说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外交官员。

就在做连敖的时候,韩信所属的部门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全部被判了死刑,监斩官是刘邦的老乡——昭平侯夏侯婴。刽子手一连气儿砍下十三颗头颅,第十四颗就在这韩信的脖子上。眼前此刻,韩信急中生智,仰头盯着夏侯婴大声喊:“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什么要杀壮士!”

一般人临死要么吓得软成一摊泥,要么连声求饶,要么大骂,韩信临死关头能喊出这样不卑不亢的话来,夏侯婴不禁暗暗好奇,仔细打量了韩信一番。这时就体现出人的长相得重要性了。韩信要是长得歪瓜裂枣一样猥琐不堪,夏侯婴可能当场就下令把韩信斩了。关键是韩信长得仪表堂堂,让夏侯婴看着打心里喜欢。

为人长相的确是人生的重大优势。

夏侯婴当即一挥手,让人把韩信放了,请过来聊了一会儿。这一聊不要紧,夏侯婴心里大叫一声:韩信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马上就向刘邦推荐。

别人的面子刘邦可以不给,但好友夏侯婴的面子刘邦必须要给,因为夏侯婴曾经对刘邦非常好。

刘邦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夏侯婴是沛县县令手下的车夫。当时两人的关系就非常好。后来,夏侯婴被列为县里的官吏实习生。就在这时,因为一次闹着玩,刘邦不小心伤了夏侯婴。也不知道是什么人跟刘邦有仇,把这事告发了。按照当时的秦律,刘邦身为官吏无故伤人属于知法犯法,是重罪。刘邦心里害怕,在审讯的时候就撒谎说夏侯婴不是他伤的。审讯的人找夏侯婴对质,夏侯婴也一口咬定事情与刘邦无关,到底是谁伤的,夏侯婴却说不清。就因为这个,夏侯婴被关押了一年多,挨了数百板子,但他始终也没把刘邦供出来。

后来刘邦反秦,夏侯婴跟着刘邦打天下,招降泗水郡监、下济阳、败李由、击章邯、攻赵贲、袭杨熊、战洛阳、打南阳,身先士卒,作战勇猛,立下战功无数,爵封昭平侯,官拜太仆(九卿之一,掌管帝王的舆马和马政)。东汉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大将夏侯惇、夏侯渊、夏侯霸,说起来都是夏侯婴的后裔。

可以说从西汉建立之初的夏侯世家到东汉末年延续了长达数百年之久。

楚汉相争非常艰苦,刘邦一开始也败得很惨,在彭城,刘邦落荒而逃,项羽的士兵在后面穷追不舍,夏侯婴驾车带着刘邦一路狂奔。路上遇到慌乱无措的刘盈和刘乐,他们是刘邦的儿女,夏侯婴二话没说就把两个孩子抱上马车。

为了逃命,刘邦多次扔下两个孩子,以减轻马车重量,却都被夏侯婴捡起,即便刘邦拿着剑逼夏侯婴扔掉孩子,夏侯婴也不为所动。最后,夏侯婴成功带领刘邦父子三人到达安全地带。刘盈后来成为汉朝第二个皇帝即汉惠帝,在位期间休养生息,国力增强,如果没有夏侯婴冒死相救,刘盈可能会死于乱军之中,所以夏侯婴这是救了汉朝第二个皇帝的性命。

刘邦建立大汉帝国后,由于常年征战,国力贫弱,北方经常遭到匈奴的攻击,刘邦御驾亲征,不料陷入匈奴的重重包围之中。危急时刻,谋臣贿赂冒顿的爱妃,冒顿才答应放开一角让刘邦出来。

好不容易出城,刘邦自然心急如焚,催促夏侯婴加快车速,一路狂奔回汉。夏侯婴反倒是十分冷静,他建议刘邦不要着急,以免被冒顿看出心虚。就这样,夏侯婴稳稳地控制车速,还让弓箭手随时做好准备,终于平安地带领刘邦离开匈奴,再一次帮助刘邦脱险。

季布是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曾经多次干掉刘邦的手下,是刘邦非常头疼的对手。项羽被打败后,刘邦四处通缉季布,季布无奈,托人向夏侯婴求情。对于刘邦来说,天下初定,这个时候拉拢季布是更好的选择,可以向世人显示自己的胸怀。

再者,此时大汉北有匈奴,南有南越,都是大汉的敌人,一旦季布逃到这里,为敌所用,对大汉更为不利。夏侯婴冒着被治罪的风险,向刘邦阐明利害,终于让刘邦收回成命,还封季布为官。

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是夏侯婴在汉高祖时是太仆,汉惠帝是太仆,吕后掌权时是太仆,此后以太仆身份又侍奉汉文帝。一个人能够在一个职位上历经四朝依然稳稳当当,夏侯婴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恪尽职守,有忠肝义胆,有沉着冷静,夏侯婴的一生,诠释了坚守正道才能走得长远的道理。

所以夏侯婴对刘邦来说,不仅是好朋友,更是个能臣。所以,因为夏侯婴的推荐,刘邦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治粟都尉就是掌管生产军粮等事的将军,与连敖相比属于实缺。这个官职也就是看夏侯婴的面子给的,刘邦这时候还是没把韩信当一回事。可韩信也没把小小的治粟都尉之职放在眼里。他觉得凭自己的本事,应该是有大用的人,就看刘邦识不识货。

韩信在治粟都尉这个职位上,难免要与丞相萧何打交道。萧何因此也发现韩信是个人才,时不时地跟刘邦提起。这时候刘邦带着大伙还在往南郑行进的路上,心里正是烦闷之际,就没有在意。这一路上,有不少将士找机会溜了。等到了南郑,韩信暗自琢磨:萧丞相和太仆肯定没少在汉王跟前提我,到现在还没动静,看来汉王是不打算用我。既然如此,我另找出路算了。想到这,韩信当机立断,不辞而别。萧何一直关注韩信,听说韩信跑了,来不及请示刘邦,便急忙去追。

话说,萧何为了追到韩信,一路打听,一路追,直到天黑了,也看不到韩信的人影。他正想下马休息的时候,却远远望去看到一个人牵着马在河边徘徊,于是乎,快马加鞭,大声喊:“韩将军,咋们也算是相识一场,怎么可以不打声招呼就走了呢。”韩信不理睬,萧何说了一大堆规劝他的话,之后,夏侯婴也来了,两个人苦苦相劝韩信,希望他能够回去。他们说:“假如汉王还不听我们的劝谏,那我们三个人一起去。”这样才把韩信劝回汉营。

终于把韩信劝了回来,这才立即面见刘邦禀报。

这边刘邦听萧何说是去追韩信,又生气了:“逃了多少将军,也没见你去追,偏偏去追韩信。分明是你在骗我!”

萧何一乐,道:“大王,那些将士逃就逃了,但韩信不一样。他是独一无二的人才,国士无双!您要是安心做汉中王,不用韩信没关系。你若是真想争天下,除了韩信,再没有能辅佐您成就大业的人选了。现在就看大王您是怎么想的了。”

刘邦自然是想出汉中夺天下。萧何得到刘邦的答复,连忙说:“既然大王已经决定要争天下,那就得用韩信。您要是能用他,他肯定会留下来。您要是不用他,虽然今天我把他追回来了,以后他还是会跑。”

萧何把话说到这份上,刘邦不能不重视了,当即痛快地说:“好吧,看在丞相的面子上,我拜韩信为将军。”萧何摇了摇头表示不行。刘邦咬牙道:“拜他为大将军可否?”

萧何赶紧道:“大王英明!”

一个能让萧何如此看得起的人,刘邦也产生兴趣了,吩咐萧何道:“既然说定了,你把韩信叫进来吧,我当场任命。”

萧何却摇头说:“大王,您哪一点都好,就是有时候对人傲慢无礼。您拜韩信为大将军,怎么能对他如此呼来喝去?您要是真诚心拜他为大将军,应该选一个良辰吉日,斋戒之后设拜将坛,把全套礼仪都做足,这才可以。”

刘邦思虑半天,最终同意了萧何的提法。

汉王要拜大将军的消息传出来,刘邦手下原来的将军们喜上眉梢,人人以为刘邦要拜的是自己。等到正式拜将那天,使者一声高呼,韩信迈步走上拜将坛,将军们不知所以然,转念才明白过来,原来此事根本与他们无关,不禁心中愤愤不平。韩信看见这排场,自是心花怒放。拜将礼仪完毕,刘邦立刻请韩信上座,当众问对。

刘邦是个急脾气,开口就问:“萧丞相跟寡人提起大将军不是一回两回了。寡人一直有逐鹿天下之心,今天拜你为大将军,不知道大将军有何良策让寡人得偿所愿?”

韩信刚刚被拜将,自然要当众立威,听刘邦问起,韩信先谦虚了一番,然后反问:“大王,您要逐鹿天下,对手非霸王莫属吧?”

刘邦点点头:“当然。”

韩信又问:“大王觉得如果单论悍勇、仁义、强大这三方面,您与霸王谁强谁弱?”

刘邦想了想,还是选择说真话:“寡人不如霸王。”

刘邦话音刚落,韩信立即起身拜贺:“大王您能认清自身和对手的长短之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就像大王你所说的,臣也认为在这些方面您不如霸王。但是,霸王虽然有优势,却有更多缺点。臣曾经在霸王手下做事,对他了解颇深,请允许臣斗胆谈谈霸王的为人。”

“霸王性情刚烈,勇猛无敌。他一声怒喝,千人胆寒。可是他一个人本事再大,又能如何呢?他不能放手任用贤能,所以他的悍勇不过是匹夫之勇,不足为惧。”

“他待人也恭敬仁爱,言谈温和,属下生病,他能心疼得掉眼泪,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们吃。可是对于立了功应该得到封赏的部下,他把刻好的官印棱角都磨平了,也舍不得给人家。所以,霸王的仁义是妇人之仁,不足为惧。”

“霸王独霸天下,诸侯称臣,实力不可谓之不强。可是他却不待在关中而建都彭城,违背义帝当初的约定,把自己的亲信和所偏爱的人封为王侯,排挤他不喜欢的人,诸侯中许多人对此愤愤不平。霸王把义帝驱逐到江南(此时义帝之死尚不为人知),诸侯有样学样,也都回去驱逐原来的君王,自立为王。凡是楚军经过的地方,无不饱受蹂躏残害。霸王深为天下人所怨恨,只是迫于他的淫威而暂时屈服。霸王名义上是天下的领袖,实质上已失去民心,所以他的强大很快会变成衰弱,不足为惧。”

“霸王有这三不足惧,如果大王如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贤能,何愁敌人不被消灭!把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何愁诸侯不臣服!率领江东子弟实现他们打回老家的梦想,何愁敌人不被打败!”

“况且,关中的三秦之王本来都是秦将,率军征战数年,麾下秦国子弟死伤无数。后来他们带将士投降霸王,被项羽用欺诈的手段坑杀二十余万,唯独章邯、董翳、司马欣三人生还。秦人对这三人恨之入骨。现在只是项羽以武力强行封这三人为王,实际上秦国百姓都不拥戴他们。”

“大王您第一个到关中的时候,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残酷刑法,与大家约法三章,秦地百姓没有不希望您在关中为王的。关中百姓都知道,按照当初诸侯的约定,大王理当在关中称王。可被迫来到汉中,秦地百姓无不怨恨霸王。”

“综上所述,大王如果现在起兵,收复三秦绝不是难事,可传檄而定。”

最新小说: 步步封后:邪妃上位记 穿越成了小和尚 爆笑冤家:暴烈蛇王的宠后 弃妃再难逑 凭虚公子 农妻有毒:主子,该吃药了 宠夫娘子 重生之执掌天下 宴福 重拾仙道